??? 胡錦濤總書記在2011年“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面對“四大考驗”、“四個危險”,從多角度探索反腐倡廉教育規律,并采取相應的新舉措,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從“七個視角”探索反腐倡廉教育規律
教育學視角。從教育特點上看反腐倡廉教育屬于“德育”范疇,它注重人思想品德的塑造,是一種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同時是一種揭示“知、信、行”對立統一關系的教育,所以空洞的說教其教育效果不好。從教育本質上看,其教育主要是培養受教育者用權的廉潔性,以手中擁有權力者為主要教育對象。從教育目的上看,以情感教育感化受教育者,旨在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目的。從教育文化學上看。應當充分應用濡化原理與涵化原理,將廉潔的價值規范和思想觀念有意識傳遞給領導干部或年青一代。以便形成原初的信仰,同時也將清正廉潔、奉公守法的行政理念貫穿到領導干部的思想行為中去。從解決實際問題上看,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要解決問題,反腐倡廉教育規律應當是將教育與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經濟學視角。從經濟學角度看,個人的腐敗決策,取決于個人對腐敗經濟利益的估價,而利益預期是由成本預期和收益預期共同決定的。預期收益大于預期成本時,腐敗有利可圖,腐敗的欲望強烈;當預期收益小于預期成本時,腐敗得不償失,出現不想腐。而個人價值取向的形成,源于兩個方面的力量。其一是教育;其二是社會環境潛移默化影響。就現實狀況而言,反腐倡廉教育主要是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克己奉公、廉潔自律、忠誠黨和國家利益;而我們的現實環境由于受市場法則的影響,市場法則無不在鼓勵人們追求市場價值和個人的經濟利益。這兩者的博弈,使反腐倡廉教育理念在市場理念面前總是顯得蒼白無力。這正是我們過去通過反腐倡廉教育能達到理想效果,而今天的反腐倡廉教育乏力的主要癥結之一。這并不是否定我們的反腐倡廉教育功能,而是說明我們未能從現實環境出發,找準反腐倡廉教育規律,并遵循變化著的反腐倡廉教育規律進行有效的教育。
社會學視角。從社會系統論出發,客觀上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應當高度重視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努力形成以黨委宣傳部門牽頭,紀委宣教室參與、其他部門協調的大宣教格局。從反腐倡廉教育的特殊性出發,反腐倡廉教育要緊扣受教育對象的角色教育施教,對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進行職能角色規范,使其“在其位、謀其政”,并將廉政觀念牢固樹立在職能習慣中。
哲學視角。從新形勢下四種矛盾運動,把握反腐倡廉教育規律新的發展方向。原有的行政道德體系與迅速變動的社會關系的矛盾。客觀上要求反腐倡廉教育有義務對新的社會現象對受教育者做出詮釋。社會主義道德觀與各種腐朽沒落道德觀的矛盾。必須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正面灌輸力度。反腐倡廉教育與消極腐敗現象的矛盾。應當出現使受教育者達到“恐懼痛苦”的教育效果。內在規范與外在規范的矛盾。反腐倡廉教育側重于道德規范的內在“自律”,而自律的作用往往源于心理成本的增加。要抓主要矛盾,要確立教育重點,包括重點人群、重點崗位、重點行業等。
歷史學視角。從教育的非重復性看,反腐倡廉教育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并結合客觀實際做到“因人、因事、因地、因時”施教。從起伏性和階段性特點看,腐敗現象蔓延不是直線上升的,也不是和社會發展平行的,它具有起伏性和階段性特點。這表明反腐倡廉教育是一個持續、連貫的教育過程,而且任重而道遠,必須建立反腐倡廉教育長效機制。
法學視角。突出教育的針對性,區別不同對象和層次進行法制教育。以黨員和領導干部為重點加強黨紀國法教育,自覺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自覺地按照法律規定約束自己,依法行政。突出教育的實效性不能搞形式主義。法制教育要經常化、制度化,要注意運用典型案例,以案說法。
心理學視角。通過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把廉政心理外化為廉政行為;通過教育加強自省、自警和增強黨員意識教育;通過教育培養民主心態。
二、把握反腐倡廉教育規律積極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豐富教育內容。無論是物欲、權欲或是性欲,惡性膨脹必然具有邪惡性,這種惡性膨脹的欲望,一旦與缺乏有效監督制約的公共權利相結合必然產生腐敗,這是腐敗的形成規律。根據這一規律,在反腐倡廉教育中我們應當注重“三觀”教育。首先,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通過教育矯正超常的物質需求心態。其次,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通過教育要使每一位領導干部在靈魂深處建立對法律的敬畏感,主動清除錯位權欲的毒素。再次,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通過教育用性道德規范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通過教育培育高尚的情趣和愛好。
完善教育方式。通過“活動式”。從“看、聽、說、干”入手,開展反腐倡廉教育。通過“情感式”。使反腐倡廉教育生活化、趣味化、人性化、情感化,收到春風化雨的良好效果。通過“文化式”。使受教育者在文化的熏陶下接受教育,在美的享受中得到啟發。通過“科技式”。把教育融入科技之中,增強教育的現場感。
創新教育模式。實現“研修式”、“自學引導”、“網絡指導”、“交流促進”、“分層教育”等教育模式創新。
構建保障體系。構建教育制度保障。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的組織、教育、宣傳制度建設。構建培訓制度保障。強化領導責任制、建立完善訓用結合制度、建立教育培訓研修假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經費保障。建立反腐倡廉教育專項經費制和專項經費投入的相關監督機制。建立教育隊伍保障。要加快各類別、各層次反腐倡廉人才隊伍培養。構建反腐倡廉教育人才培訓標準及考核標準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培訓網絡體系。實現反腐倡廉教育人才整合。
設置測評體系。建立自上而下的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評價機制。建立自下而上的社會公眾評價機制。建立同級部門的互相評價機制。建立教育主體內部的自評機制。建立專家和專門機關的評價機制。
把握著力點。著力樹立“大教育”觀,使反腐倡廉教育進機關、進工廠、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強化“灌輸”力度,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灌輸理論對反腐倡廉理論教育的指導作用。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做到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時施教、因地施教。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在狠抓工作落實上體現實效性、在結合實際上體現實效性、在解決實際問題上體現實效性。